新疆青年网讯(记者魏莹通讯员李文武报道)10月28日,记者在昭苏县昭苏镇哈萨克羊配种站看到,技术人员正在对生产母羊进行受精。技术人员每天要重复这样的操作五六十次,将持续一个月左右,直到昭苏镇库尔吾泽克村96户牧民家的牛、羊、马受精工作完成。
据昭苏镇副镇长别力克·艾合买提介绍,今年,昭苏镇从州畜牧兽医局引进3只德克赛尔羊,用与本地3000只哈萨克羊配种杂交,以便产下德哈F1代。
之前该镇引进过德克赛尔羊,与哈萨克羊配种产下的德哈F1代,跟本地羊比起来,产肉量多。据测算,每只德哈F1代羊的收入比本地羊提高150元至200元。因此,今年该镇将开展大批量的杂交工作。
入冬以来,库尔吾泽克村养殖大户叶尔开尔德·胡万为家里150只羊、5头牛、两匹马储备了5000捆牧草,为牲畜过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。
为做好牲畜品种改良工作,该县财政投入350余万元资金,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移动式牛冷配站、羊配种站和马配种站,购进牛进口冻精,引进905只优质哈萨克羊种公羊。截至目前,全县已储备山野草73万吨,收集秸秆42万吨,制作青贮料3400余吨,能保证牲畜安全越冬。
据了解,今年以来,昭苏县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及监测工作的力度,积极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,严格按照动物疫病防治创新体制机制和管理办法,以村为单位成立“三位一体”的动物防疫体系,疫病防疫工作实现牧区片区化管理。同时,昭苏县将草原牧区畜牧业转型示范县建设项目与公共救灾、人工饲草料地建设、退牧还草工程、草原奖补等项目统一打包实施,按照“科学规划、重点建设、水土配套、整体推进”的原则,新增了人工饲草料地4.97万亩。
您的网站已到期,请及时续费
联系电话:400-606-1198
微信扫码添加好友